自6月下旬猪价成功完成“逆袭”,7月初国内猪价更是创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并且逼近去年4月初水平,之后国内生猪价格冲高回落并出现频繁震荡,市场心态出现分化。当前消费需求处于淡季,生猪产能并未过度去化,前期猪价的过快上涨超出市场预期,在政策“调控”的背景之下,猪价将逐渐回归市场正常的基本面。
需求持续下滑,7月屠企开工不断缩量
有关数据统计,近期81家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94373头,与6月初的宰量141113头相比下降33%以上,从6月初开始连续7周下降。屠企开工持续下降与近期需求下滑、屠宰盈利持续亏损等有直接关系,导致屠企无利量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季节性原因,6月气温继续升高,夏季消费者对瓜果蔬菜等消费上升,对肉类消费进入偏淡季节。7月学校进入暑期放假,团膳消费减少,因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正常居家消费弥补有限。
受行情因素影响,6月以来,猪肉价格受猪价推动被动走高,到7月上旬出栏均价最高涨到23.81元/公斤,累计涨幅51.66%,猪肉出厂均价最高涨至29.96元/公斤,累计涨幅达49.13%。近期猪肉上涨较快,夏季各种食材丰富,猪肉需求受到抑制,加上7月生猪价格冲高回落,肉价也忽涨忽跌,经销商采购谨慎,这些导致屠企订单减少,部分反映较前期下降3-4成的水平。
屠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与养殖端博弈话语权弱,白条价格一直是被动跟涨,厂家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普遍出现缩量操作,收猪需求下降。
猪价屡次冲高回落,养殖户出栏心态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