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八部门制定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为深入解读《方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记者专门采访了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
问:“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方案》对我们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方案》由八部门联合制定,目的是合力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对探索符合我国不同区域特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问: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的思路框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答: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以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可持续为目标,以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问题、保护修复生态为重点,在不同类型自然生态区整体设计各产业间协调发展方案,创新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一批良性运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试验示范。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试验示范区的农业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步匹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逐步提高,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基本建立,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到2030年,全国范围内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问: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主要要试验示范什么内容有哪些重点
答: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通常有两个层面,狭义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资源环境领域,广义的可持续发展则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我们认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资源环境可持续,还要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宜居。因此,试验示范内容立足广义可持续,包括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产业可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适度规模,发展循环农业,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推进。二是资源环境可持续。严格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充分利用地表水和自然降水,控制使用地下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学施用农业投入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展根底重金属污染治理—展草原和湿地保护,动植物、水生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养护,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工作。三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休闲农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创新和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储运利用、村容村貌管理等方面的良性运行机制。
同时,由于种植、畜牧、渔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重点不同,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和突出问题也有差异,我们在提出试验示范主要内容的同时,也明确了产业重点和区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