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

2016-09-26
佚名

猪肺疫 (1).jpeg

疾病基础知识

猪肺疫 (2).jpeg

病原介绍  

本病的病原属于细螺旋体属(Leptospira)的钩端细螺旋体。钩端细螺旋体对人、畜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很多血清群和血清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端螺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有190个不同的血清型。引起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群(型)有波摩那群、致热群、秋季热群、黄疸出血群,其中波摩那群最为常见。

钩端螺旋体形态呈纤细的圆柱形,身体的中央有一根轴丝,螺旋丝从一端盘旋到另一端(12~18个螺旋),长6~20µm,宽为0.1~0.2µm,细密而整齐。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呈细小的珠链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但着色不易。常用的染色方法是姬姆萨氏染色和镀银染色。钩端螺旋体在宿主体内主要存在于肾脏、尿液和脊髓液里,在急性发热期,广泛存在于血液和各内脏器官。钩端螺旋体能人工培养,但培养基的成分较特殊(如需新鲜灭活的兔血清、吐温-80、林格氏液等)。常用的培养基如柯索夫培养基和希夫纳培养基等。钩端螺旋体是严格需氧,最适培养温度28~30℃,最适pH为7.2~7.5。钩端螺旋体的生化特性不活泼,不能发酵糖类。

钩端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在水田、池塘、沼泽和淤泥里至少生存数月。在低温下能存活较长时间。对酸、碱和热较敏感。一般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都能将其杀死。常用漂白粉对污染水源进行消毒。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心跳急速,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有时可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自然康复者少见。急性型: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动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

潜伏期1—5天。最急性型,晚间还正常吃食,次日清晨即已死亡,常看不到表现症状,病程稍长,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病程1—2日,死亡率100%。急性型(胸膜肺炎型),体温40—41℃,痉挛性干咳,排出痰液呈粘液性或脓性,呼吸困难,后成湿、痛咳,胸部疼痛,呈犬坐、犬卧,初便秘,后腹泻,在皮肤上可见淤血性出血斑。慢性型,持续有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粘液,有时出现关节肿胀,消瘦,腹泻,经2周以上衰竭死亡,病死率60—70%.最急性与急性猪表现为败血症与胸膜肺炎。患猪部红肿,呼吸困难,粘膜及皮肤发绀,体温41-42℃,病程1-2日。慢性型见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流脓性鼻液,消瘦,衰竭。

 确诊方法

本病的最急性型病例常突然死亡,而慢性病例的症状、病变都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单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难以确诊。
1、与类症鉴别:在临床检查应注意与急性猪瘟、咽型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猪弓形虫等病进行鉴别诊断。
2、实验室检查,取静脉血(生前),心血各种渗出液和各实质脏器涂片染色镜检。
3、猪肺疫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猪瘟或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采取病料做动物试验,培养分离病源进行确诊

 治疗方案  

方案一、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对猪肺疫都有一定疗效。抗生素与磺胺药合用,如四环素+磺胺二甲嘧啶,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则疗效更佳。

方案二
百分30替米考星加中草药板陈黄注射液注射!另一耳朵注射佛苯尼考!一天一次,打三天。

方案三
用金霉素+氟苯尼考+强力多西酞+抗病毒一号,吃三天。

1111.jpg

 综合防治

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防制首先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新引进猪隔离观察一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每年定期进行有计划免疫注射。目前生产的猪肺疫菌苗有猪肺疫灭活菌苗、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猪肺疫eo―630活菌苗、猪肺疫ta53活菌苗、猪肺疫c20活菌苗五种,使用、保存和注意事项按说明书。

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

对新购入猪隔离观察一个月后无异常变化合群饲养。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80―240万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加注射用水5―10毫升肌注,12小时一次,连用3天。

2、45千克以上猪用氯霉素2500毫克、链霉素3000毫克、10%氨基比林20毫升肌注,6小时1次,连用2次。

3、庆大霉素1―2毫克/千克体重、四环素7―15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直到体温下降为止。

 流行病学

1.易感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牛、兔、鸡、鸭、火鸡最为易感,年龄、性别、品种对本病发生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以小猪、中猪易感性大些;绵羊、山羊、鹿和鹅次之;马偶可发生。溶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牛和绵羊肺炎、羔羊败血症。

2.传染源   

病畜、禽和带菌畜、禽是主要传染源。在健康猪上呼吸道中常带有本菌,但多半为弱毒或无毒的类型。据国内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30.6%的健康猪发现带有本菌,并皆为Fo型;屠宰猪扁桃体带菌率达63%。其他健康动物的上呼吸道也可带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3.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和吸血昆虫的叮咬感染。病畜(禽)通过其排泄物、分泌物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健康畜(禽),或由咳嗽、喷嚏排出的病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经吸血昆虫的媒介作用和损伤皮肤、黏膜也可发生传染。当畜禽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发生内源性传染。

4.流行特征   

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流行性。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闷热、拥挤、通风不良、多雨时期发生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在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一些诱发因素如营养不良、寄生虫、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降低了猪体的抵抗力,或发生某种传染病时,病菌乘机侵入机体内繁殖,而毒力增强,引起发病。这种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的猪肺疫,呈散发性发生。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能传染另外的健康猪。但由于细菌通过发病猪体后毒力可增强,仍可传染同舍健康猪,因此,不能忽视健康猪在传染来源上的作用。诱因作用促进本病内源性传染发生,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5%左右。

底图.jpg


下一篇:猪胃溃疡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