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

2016-09-04

猪轮状病毒 (2).jpeg

疾病基础知识


病原介绍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的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轮状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和土壤,经消化道传染而感染其他猪。

猪轮状病毒 (1).jpeg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常地方性流行。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有些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乏母源抗体保护的生后几天的仔猪症状最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10~21日龄仔猪的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3~8周龄仔猪症状更轻,成年猪为隐性感染。


 流行特点

  轮状毒主要存在于病及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后,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土壤等,经消化道途径使易感猪感染。排毒时间可持续数天,可严重污染环境,加之病毒对外界环境有顽强的抵抗力,使轮状病毒在成猪、中猪、之间反复循环感染,长期扎根猪场。另外,人和其他动物也可散播传染。本病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在流行地区由于大多数成年猪都已感染而获得免疫。因此,发病猪多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日龄越小的仔猪,发病率越高,发病率一般为50%~80%,病死率一般为10%以内。


 防治方法  

  治疗本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采取补液,内服肠道收敛剂、免疫球蛋白制剂,饲喂葡萄糖-甘氨酸的电解质溶液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脱水和体重下降。抗生素可防止继发感染:


  葡萄糖盐溶液给发病猪口服,效果良好。配方为氯化钠3.5%、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常水lOOOmL混和溶解,每千克体重口服此液30-40mL,每日2次,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内服收敛剂,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可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注射治疗】恩诺沙星注射液10ml/1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l/1支+注射用头孢噻呋钠

0.2g/1支,肌肉注射,用于50kg体重猪,每天1次,连用3天。

2.jpg

【喂药治疗】四黄止痢颗粒200g+白头翁散500g+扶正解毒散500g,拌料300kg,饲喂5天。

3.jpg


 预防

  预防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主要依靠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和乳猪的抵抗力;在本病流行的地区,母猪多曾被感染而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因此,药尽快令新生猪早吃初乳,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轻病症。据报道,一定量的母源抗体只能防止乳猪腹泻的发生,不能消除感染及其以后的排毒。因此,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通风饱暖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1] 。油佐剂苗于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肉注射2毫升;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注射0.5毫升。弱毒苗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肉注射1次,每次每头1毫升。

 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上,轮状病毒病要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区别。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为类冠状病毒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形态与冠状病毒相似,但抗原性不同。不仅发生于成年猪而且发生在小猪,感染率近乎100%,哺乳仔猪死亡率平均50%,临床上以拉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其流行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CEV),临床症状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

底图.jpg


上一篇:猪副伤寒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