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弯杆菌病

2016-09-26

猪弯杆菌病.jpg

疾病基础知识

 病原介绍  

胎儿弯杆菌
本菌为革兰阴性菌,一般染色剂均可着色,可显示菌体中有颗粒存在。结晶紫染色效果较好。呈弧形、撇形或S形,偶为长螺旋状。在培养基中,幼龄时较短,大小为( 0.2-0.5)μmx(1.5- 2.0)μm,老龄的较长为8μm或更长。有时可见球形。无芽孢和荚膜,具有一端或两端鞭毛,有运动性。
本菌微需氧,在含10%-20%C0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生长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0。在琼脂培养基上,初代培养可生成光滑型、绸花玻璃型、粗糙型及黏液型菌落。在血液琼脂上菌落呈灰白色,不溶血。在肉汤中有轻微混浊。此菌生长不为0.001mg/mL碘乙酸盐或弧菌抑菌剂所抑制,这是与弧菌属的区别之一。在含1%牛胆汁的半固体培养基中,此菌能生长,可用以进行纯菌分离。此菌在10-12日龄鸡胚尿囊液中生长,在接种后5d可引起鸡胚死亡。可致妊娠豚鼠发病、流产。本菌有耐热的菌体抗原(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抗原(H抗原),有的菌株有荚膜抗原(K抗原)。在抗原结构上,本菌和胎儿滴虫及布鲁氏菌有类属关系。
本菌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药剂敏感。56℃5min可被杀死。在干草、厩肥和土壤中,20-27℃可存活10d,6℃可存活20d,冷冻精液(-79℃)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对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高度敏感。但对1%牛胆汁、多黏菌素有抵抗力,这个特性可用于纯菌分离。

空肠弯杆菌
菌体纤细,呈螺旋形、S形、海燕状或逗号状等多形态,并具有多个弯曲。本菌细胞壁外侧可能存在着微膜结构。菌体两端有单鞭毛,呈特征性的螺旋状运动。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用复红等染色剂及姬姆萨染色更好。
本菌微需氧,对营养要求较高。最适培养温度37℃,最适pH7.0-9.0。本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常用固体培养基为Skirrow培养基、Butzler培养基和改良Camp-BAP培养基。我国多用改良Camp-BAP培养基。菌落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不溶血、淡灰色、半透明、扁平、凸起、光滑、湿润、有光泽、边缘不整;另一种为不溶血、圆形、凸起、光滑、半透明、有光泽、边缘整齐,呈单个菌落生长。液体培养基有改良布氏肉汤培养基、硫乙醇酸钠肉汤培养基。培养时呈混浊生长并有沉淀。本菌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MR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
本菌对热敏感,50℃5min可灭活。对多种消毒药均敏感,如3%来苏儿、1%新洁尔灭等。经紫外线照射5min不耐受。

 临床症状

公猪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包皮黏膜发生暂时性潮红,精液和包皮均带菌。精液无任何异常。当病菌侵入母猪生殖道较深部位时,一般经10-14d,在子宫和输卵管中繁殖,引起发炎。病初呈卡他性炎,黏膜潮红,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有时可持续3-4个月,分泌液清澈或稍有混浊。母猪生殖道发生病变后,常引起胚胎死亡,并被吸收而导致母猪虚情。一些病猪发情周期不规则或延长。早期流产,胎膜可随之排出,后期感染常常导致胎衣滞留。母猪在初次感染痊愈后,对再次感染有抵抗力,如与带菌公猪交配,还可怀孕。


 确诊方法

从临床症状的暂时性怀孕,发情期延长和流产等特征,可以考虑是本病,但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病原菌检查采取流产胎膜制成涂片染色镜检,从菌体形态上认定弯杆菌,可作为初诊的依据。然后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胎儿的新鲜材料或公猪精液、包皮黏液、母猪子宫颈黏液和阴道黏液等,接种于血液琼脂,lO%C02环境中3 7 ℃培养10天,如有细菌生长,做染色镜检。最近国家动植物检疫总局和天津动植物检疫局合作,研究用聚合酶链式( PCR)反应检测猪胎儿弯杆菌,特异性强,敏感性好。


 治疗方案  

西药:以抗生素类的链霉素lg,青霉素360万单位,红霉素100万单位.日注2次,并对种公猪、经产母猪阴道,子宫用冬青液和0.01% 高锰酸钾进行交替洗涤与冲洗。
中药: 黄连5g,丹皮30g,板兰根40g,白芍40g,丹参40g生草30g,两次煎汤候温一次灌服,每日一剂。

推荐用药:四川巴尔注射用青霉素钾&注射用青霉素钠&黄连解毒散

 综合防治

  平时采取限制疫病传播的措施。搞好猪舍和栏圈内的清洁卫生工作,猪舍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以减少本病的发生,保证饲料的全价,注意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控制本病的感染。猪场一旦发病,对发病猪要隔离,病猪排出的粪便要消毒和处理,加强卫生消毒,防止进一步扩散。





下一篇:猪链球菌病
上一篇:猪群咬架 
写下您的评论吧